By 社會組 台灣英文新聞 記者 2013-05-08 10:28 AM 中國央視《焦點訪談》報導,目前國內山寨產品氾濫,市場上存在很多和人們熟悉的知名品牌長相類似的偽冒飲料,如娃哈哈變成了“「旺」哈哈”、營養快線變成了“營養「抉」線”、百事可樂變成了“「白」事可樂”、脈動變成“脈「劫」” ,山寨產品猶如寄生蟲,坐享其成,不僅使用各種方法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也讓被山寨的廠家蒙受著巨大損失。 近日,四川李先生購買了一瓶“娃哈哈營養快線”,覺得味道不對,仔細一看發現是“旺哈哈”,生廠家是湖南旺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記者在四川進行調查發現,市場上不僅有“旺哈哈”,還有許多其它和名牌產品長相類似的飲料,如旺仔變成“旺仔(zi)”、營養快線變成了“營養抉線” 、“五糧液變成“五糧”、百事可樂變成了“白事可樂” 、“雪碧”變成了“雲碧”、 “脈動”變成“脈劫” “康師傅”變成“康水傅”等等,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崙蘇,還可能是“特倫特”。 這些就是人們戲稱的“山寨貨”,不僅有喝的、吃的,日常用的也不佔少數。知名洗髮水飄柔變成了“漂柔”、 洽洽香瓜子變成“治治香瓜子”;更有甚者,將一個字拆成兩個字,雕牌洗衣粉變成了“週住”洗衣粉、999皮炎平一下倒過來成了“666皮炎平”;更為誇張的是有一些產品不僅包裝被模仿,連代言人也一併模仿生產。 這些故意混淆視聽,帶有欺騙性質而生產出來的產品,送到了北京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檢測。在這些飲料包裝上,標註的蛋白質含量大於等於1。但是,檢測結果顯示,送檢的三種飲料蛋白質含量均低於1%,最低為0.04%,即幾乎不含有蛋白質。 這些山寨商品質量不合格,又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本不應該在市場上出現。進一步調查發現,山寨產品能夠銷售的原因不僅是有些消費者被欺騙、有些消費者圖便宜,更重要的因素是暴利使其得到了部分經銷商的青睞,比如,小瓶山寨營養快線每箱15瓶,售價50元,1瓶單價4元,一個月能賣上千箱,山寨營養快線從批發商那裡拿貨價是每箱22元,即每瓶山寨營養快線經銷商所獲利潤2.5元。而娃哈哈的營養快線出廠價每箱45元左右,平均每瓶3元,零售價格4元,每瓶利潤只有1元,與山寨產品利潤相差兩倍多。可以計算出,假如經銷商每月賣出1000多箱山寨營養快線,利潤就能達到4萬元左右,而廠家的銷售量和利潤還可以大得更為驚人。 這些山寨產品不僅讓消費者混淆、上當受騙,也不少被山寨的廠家蒙受損失,這幾年知名品牌在保護自己知識產權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遞增,但是效果卻並不明顯。 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明確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這誤認為是知名商品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有關經營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專家表示,這種不正當競爭表面上是仿冒冒商品,實際上是一種欺詐行為。 在中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局網站上,“康「帥博」”、“週住”、“「白」事可樂”等產品都沒有通過商標註冊,有的連生產廠家都找不到。除這些違法廠家之外,現還有一些山寨品是經過了註冊的,如山寨的營養快線,註冊類別為豆奶或牛奶替代品,實際生產的就是牛奶,只在標籤上標名為豆奶。而用類似手法註冊的山寨產品還有很多。針對這種情況,專家表示,這主要是鑽了法律漏洞,有一些與知名品牌生產同樣產品的山寨廠家,使用類似名稱,目前都可進行註冊,法律也沒有對這種山寨行為嚴懲。2013/05/08 |
- May 13 Mon 2013 11:00
102 0508 中國「山寨貨」橫行 打亂市場利潤驚人
close
中國「山寨貨」橫行 打亂市場利潤驚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