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湯森路透集團16日公布「中國專利活動(Invented in China)」報告,預測大陸今年底年度專利申請數量躍居世界第1。
報告統計,大陸專利申請數從2006年時的一年不到9萬項,到2010年時已增至一年23萬項,5年內激增14萬項。其中申請專利最多的業別以電機設備、能源、數據通信、運算技術、製藥醫材居前5位。報告指出,大陸正不斷擴大創新活動領域,特別是在汽車和製藥領域。
科學論文量 全球第二
此外,大陸的科學文獻從2009年至2010年的年產出量增長62.4%,已發表科學論文排名全球第二,且科學文獻的篇均引用量也增長49%,顯見對智慧財產權執法在保護和萃取創新價值方面,質跟量都顯著提升。
對知識產權業內人士而言,這樣的消息並不突然,因為5年前,大陸在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與商標數量已是世界第一,且年成長也是全球居冠。但業界認為,專利數量最多而非最強,提升專利的含金量及轉化率仍然是當務之急。
至於海外專利申請數量仍然偏低,遠落後美國和日本。報告指出,大陸在國外提交全球專利申請,只有5.6%被獲准海外專利權,遠不及美國的48.8%與日本的38.7%。大陸在國外專利申請獲准率雖然偏低,但呈穩步增長。
有利創新與競爭力
大陸媒體報導,專利保護是實現十二五計畫目標的核心部分,顯然大陸獲准全球專利申請來保護發明的水準,還不及其它智慧財產權意識較高的國家。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大衛.布朗說,大陸積極爭取國際專利,將有利競爭力與政府創新計畫。
依大陸發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訂出到2020年轉變為創新為導向的經濟體,因此提出《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年)》,配合十二五,目標在加快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增加每1萬人的發明專利數量以及將更大比例的GDP用於研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