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商申辦「馳名商標」 打八年抗戰

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努力了八年,終於在今年2月獲得「永和豆漿」商標,目前正朝申請馳名商標而努力。
記者何蕙安/攝影
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努力了八年,終於突破地名限制,在今年2月獲得「永和豆漿」商標,目前林炳生正朝申請中國馳名商標之路邁進。

在大陸,除了申請商標外,進一步取得「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各家企業、尤其是進軍大陸內需市場的台商奮鬥的目標。至去年底,有11家台灣企業或機構取得中國馳名商標,已知的包括慈濟、金門高梁、天福茗茶、石頭記、達芙妮等,但不確定是否都列為台灣申請人計算。

但相較於11家的數字,正在努力獲馳名商標光芒罩頂的台商是數以萬計。

以「南寶樹脂」、「南寶八一五水泥漆」在台灣知名度很高的南寶,目前在大陸也面臨申請馳名商標難的問題。

仿冒問題多 有照才能防堵

「我們為馳名商標弄了很多年,很苦。」昆山台商協會會長、南寶樹脂(中國)執行總經理孫德聰說,大陸制度與台灣不同,台灣只要取得商標即獲得嚴格保護,大家各憑本事打市場,但大陸得要取得馳名商標才夠力,導致南寶到處碰到仿冒。

孫德聰表示,中國馳名商標的認定可分成「行政認定」與「司法認定」,前者由主管商標業務的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後者經由法院判決確認,一般認為行政認定較有公信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不過,申請馳名商標有許多限制,包括要取得省著名商標,商標商品年銷售額要達人民幣5,000萬元(約新台幣2.2 億元)以上,商標要連續使用五年,另外也要考慮商品覆蓋廣度、市場排名等市場狀況,要由行業協會推薦。

今年2月才拿到「永和豆漿」商標的林炳生說,其商標曾經在河南的法院被判定為馳名商標,但還是常碰到地方工商局不認可,所以得取得行政認定。

等待隊伍長 盼台商可優先

林炳生表示,總部位於上海的永和豆漿面臨的問題是,各地政府一年只能推薦兩個名額申請中國馳名商標,但上海一年有好幾百個商標在排隊,希望台商可以優先獲得推薦。

南寶早在2005年、2006年取得「中國名牌」與「國家免檢」稱號,但2008年爆發的毒奶粉事件,被查出含三聚氰氨的三鹿奶粉也是國家免檢與中國名牌,導致「國家免檢」制度被取消,「中國名牌」到期就不再續,南寶現在只好努力拼馳名商標。

孫德聰說,南寶原本是圓形商標,但剛進入大陸市場後,把商標改成中英文字的南寶字樣,導致在商標使用與註冊時間方面不符馳名商標的規定,有所延誤。

靠它拚內銷 由商標局認定

「如果要做內銷,實務上還是要有馳名商標,等於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稱號。」孫德聰說,申請馳名商標除了商標保護外,也相當於作生意得到政府認可,有助於台商推進內需市場。

有報導說大陸目前馳名商標已不採「事前認定」(企業主動申請馳名商標),而是在商標註冊、評審過程中發生爭議時,才交由司法機關或商標局認定。

【2011/05/1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專利商標 的頭像
    大新專利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台中:大業國際智慧產權事務所)(桃園: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各國專利商標申請,地點:台中桃園,桃園商標台中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