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貨打亂市場 茶農寧可不賣
阿里山高山茶年產量僅占全國七.九%,市面上標榜阿里山出品茶葉,卻泛濫到不只購物台有賣,許多專賣大陸團的茶廠、茶店,還喊出買三送一、買一箱送一箱口號,加上價格混亂,愈貴愈有人搶買,讓許多阿里山在地茶農選擇把大陸團拒於門外。
阿里山高山茶主要有青心烏龍和金萱,烏龍價格較高,茶農簡光佐以一般等級烏龍茶為例,成本一台斤最少一千五,有些旅行社一開口就要抽佣七○%,不等於賺的都給他?難怪有人引進一台斤兩、三百元的進口茶來賣,還抓住陸客阿里山茶愈貴愈好心理,漫天開價。
曾接觸過陸客的茶農不諱言,部分陸客只看價格根本不管品質,硬是要求店家賣他比賽茶、特等茶,有良心的業者或許會誠實相告,但更多人選擇胡亂充數,最後賣的常常只是一般等級茶葉或混裝便宜進口茶的山寨茶。
進口茶葉混充台灣茶葉的情況日益普遍,為避免外茶魚目混珠,南投縣主要茶產區鹿谷鄉烏龍茶、魚池鄉紅茶,全都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註冊「產地證明標章」;竹山鎮杉林溪茶區,則是力推生產履歷證明,確保消費者買到「真品」。
南投縣茶葉產量居全國之冠,大多數產自名間鄉,但說起進口茶葉,名間鄉長陳聰鑑就一肚火,「進口茶葉數量比台灣生產還要多,但是誰看過標示產地是『外國』的茶葉?」
竹山鎮農會總幹事陳伯三指出,台灣茶葉要和世界各地茶葉公平競爭,但是進口茶不能偽裝台灣茶欺騙消費者;他強調,台灣農民田間管理非常嚴謹,且茶葉都經過嚴格的農業殘留檢驗,進口茶葉應比照辦理,對消費者的健康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