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媒:“創新”不再是發達國家專利

朝鮮日報駐巴黎特派記者 金洪秀 (2011.01.07 14:03)

英國《金融時報》(FT)6日在特輯報導《創新:現在開始停止抄襲發達國家》中說,引領世界市場的創新產品開發地正從西方發達國家向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轉移。該報導詳細介紹了在發展中國家誕生後席捲世界市場的全球創新產品,以證明上述變化。

比如,以可口可樂公司開發的富含水果纖維的飲料“美汁源果粒奶優(Minute Maid Pulpy Super Milky)”為例,這款飲料是在中國開發並推向市場的,飲料容器下方有一個視窗,消費者可以親眼確認裏面的果肉。該產品席捲東南亞、中南美市場後,又挺進東歐市場,成為全球熱門商品。可口可樂公司負責市場營銷的理事約翰娜-陸自豪地說:“美汁源果粒奶優是進入21世紀後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創新產品中最成功的例子。”
▲可口可樂公司的果汁飲料“美汁源果粒奶優”(左),印度的超低價汽車“NANO”。
聯合利華印度子公司開發的一次性肥皂滿足了那些因為價格昂貴而用不起肥皂的貧民消費者的需求,這種肥皂迅速席捲印度和東南亞市場,在發達國家市場也倍受青睞。印度塔塔汽車公司開發並推向市場的超低價轎車“NANO”(2500美元)成為高油價時代的寵兒,使全球汽車業界的新車開發核心從中型車轉向小型車。

此外,西門子印度子公司開發的超低價X光掃描器(醫療用)、中國家電公司海爾的迷你冰箱、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的商用小型飛機等都是在發展中國家誕生,然後席捲世界市場的創新產品。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每年培養出200多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在產品科研人力方面已經領先於美國,中國通信設備企業華為公司去年申請的專利數量僅次於日本松下公司,居世界第二位。該報稱:“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創新產品開發能力已經超越發達國家。”

為了積極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開發能力,西方跨國企業紛紛將研發(R&D)重點轉移到亞洲。例如,最近5年裏,德國西門子公司全體研發人員中亞洲地區人員所占比重從7%提高到了12%(共3萬人)。

有的西方跨國企業還購買亞洲產革新技術,支付專利稅。法國最大通信企業法國電信為引入中國BesTV百視通公司開發的新技術而支付了100萬歐元的專利稅。這種技術可以用電視上網,不必使用個人電腦。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專利商標 的頭像
    大新專利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台中:大業國際智慧產權事務所)(桃園: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各國專利商標申請,地點:台中桃園,桃園商標台中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