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珠汽水 夠嗆
老廠創新口味 力抗大牌
2009年10月02日蘋果日報
永遠記得童年的夏天,小朋友圍著那支綠色玻璃瓶的彈珠汽水,按下瓶口玻璃珠,搶著舔吮瞬間冒出的碳酸氣泡,那滋味是青春的鄉愁,始終未曾消退。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1支彈珠汽水5毛錢,就在我家門口賣,我喝完都會把瓶子敲破,拿彈珠去玩。」今年50歲的「榮泉汽水工廠」老闆娘陳滿卿回憶道。她的童年,正是彈珠汽水最夯盛的1960年代,僅高雄市就有10~20家汽水廠,而經營超過50年的榮泉,光一天就要出貨100~200箱、超過3000瓶汽水。
「那時候沒電視、沒報紙廣告,也沒什麼飲料,生意真的很好。」直到國產汽水、異國品牌開始打起行銷戰,這在地生產的古早味日漸沒落,逼得嫁入汽水廠的陳滿卿不得不跳下來,和夫婿薛榮輝尋找中興之道。
改塑膠瓶業績增5倍
在高雄鹽埕區發跡的榮泉,前身是販售冬瓜茶、冰棒的冰果室,後來第一代老闆薛朝福從老師傅手中學來技術,才開始販售彈珠汽水。「據說我爸是有黑松的老師傅教他配方,所以調出來的口味,大家比較能接受。」薛榮輝說。
其實,他家配方並不複雜,純糖加上碳酸水、調味料,就是最純粹的好味。只是單純滋味不敵市場競爭,來到1970年代開始感受壓力,「冬天沒收入,都是先跟人家借錢,到了夏天賺了錢再還人家。」
陳滿卿苦笑說:「我嫁來正是12月的冬天,第1天工廠只賣了2箱,我心想,這怎麼夠我吃飯?」出身造船廠嬌嬌女的她,和身為么子的老公都是好命囝,沒想到婚後反而一頭栽進自家生意。
過去榮泉的汽水僅在瓶口貼上封紙,一碰水就糊掉,因此儘管銷售廣泛,品牌卻沒什麼人知道,她先在瓶身印標籤,積極拜訪下游廠商,逐步打響知名度。10年前並將汽水瓶材改為塑膠瓶,「以前交通不像現在那麼方便,玻璃瓶載來載去並不划算,所以汽水只能銷南部,改成塑膠瓶可以銷全台,業績成長5倍。」
堅守家業傳承懷舊味
最早的彈珠汽水有「香蕉油」特殊香氣,但她覺得老是一個口味會膩,於是自己研發新口味:水蜜桃靈感來自當時初生女兒的粉嫩膚色,偏向鳳梨味的綜合水果是自己偏好,加上葡萄、檸檬萊姆與原味,多元口味網盡嗜甜小朋友與懷舊青壯年。
她學老一輩喝法,加上酸梅湯、冬瓜茶,甚至保力達B,調成各色飲品,為自家汽水尋求各種可能性。
「雖然這是古早味,但小朋友還是愛喝、愛玩,我相信它有市場,只是最好把品牌打出來。」跟著安親班來參觀的黃媽媽啜飲汽水,才發現這就是她童年喝過的味道。
其實,沒有人忘了這滋味,只是隨時光流逝,斑駁了記憶,尤其在強勢品牌擠壓下,老工廠節節退守,從顛峰時期的天天開工,到如今1周出貨一次。「我只希望這一甲子的彈珠汽水,可以傳承下去,要不然到我們這一代,就要斷了。」陳滿卿對此感到憂慮。
這個念頭支撐著她,讓這家老廠熬過13年前的彈珠汽水氣爆事件,歷經去年金融海嘯、今夏八八風災,再苦也要撐下去。因為,只要舊時的情感不變,復刻的記憶重演,就永遠會有彈珠汽水存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