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官方痛批山寨業是抄襲

中國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9/04/23 04:00 李書良/綜合報導

中國的IT山寨市場目前紅透半邊天,引得中外業者競相投入。不過,原本對山寨現象拒絕評論的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終於首度回應,其局長田力普批評「山寨」是「模仿、抄襲絕不是創新」。

這番談話無疑給許多山寨業者劈頭澆下一盆冷水,田力普的發言被視為中國中央政府的意見,其後續會對山寨市場造成多大衝擊,成為兩岸業者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大陸IT山寨市場能在短期內快速的成長茁壯,背後與眾多台灣零組件業者的投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山寨」(白牌)一詞現在雖相當熱門,但也一直與仿冒、抄襲等負面形象相連。「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田力普前(21)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記者會上引用研究機構對山寨手機的分析報告,指出部分山寨手機已經涉嫌侵犯他人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

「一個國家如果光靠侵權、盜版來生存和發展,是沒有前途的。」田力普說,這種現象不值得做任何肯定、宣傳和歡呼,因為相關廠商已經涉嫌違法並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要知道模仿、抄襲絕不是創新,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和態度。」

不過,有鑒於「山寨」一詞所包含的複雜性,田力普補充說:「一家企業如果它生產了一個產品,而且質量好、功能更多、沒有侵犯他人的權利,同時又以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就是應該肯定的,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創新。」

外界常好奇,中國的「山寨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這問題其實不好回答,僅以「山寨」的主流產品:手機為例,大陸業者估計,去年大陸手機的產值約有8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年銷售1.5億支山寨手機,今年產值預估可成長超過1,000億元。

中國山寨市場的快速成長引來各方人馬投入,台灣業者的動作也很積極。例如,台灣民眾熟悉的晶片組大廠聯發科,去年在金融海嘯襲擊下,業績依然可以有好表現,搭上中國的「山寨列車」是一個重要原因。

大陸電子業界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已經對山寨問題正式表態,接下來會如何出招,兩岸業者又該如何見招拆招,將影響大陸山寨市場今後的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新專利商標 的頭像
    大新專利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台中:大業國際智慧產權事務所)(桃園:大新專利商標事務所),各國專利商標申請,地點:台中桃園,桃園商標台中商標

    大新專利商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