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也有商標!台中綠川變文創

河川也有商標! 台中市政府營造綠川水岸,除了興建硬體工程,更為綠川設計商標,註冊專利並免費授權,使綠川不僅成為全國第一條擁有糕餅、紅包袋、人孔蓋等周邊商品的河川,更變成獨一無二的文創品牌。
台中市成功整治柳川後,接著推動台中車站前的綠川水岸工程,在上游設淨水廠,截流民生汙水並規畫景觀工程,春節前完工開放,盼打造媲美日本京都鴨川的台中綠川,再現老台中風華。
台中市水利局長周廷彰說,綠川是台灣第一條註冊商標的河川水岸,商標以白鷺鷥、卵石護岸、河水與綠樹為圖,希望把台中舊城的文化底蘊,透過水利景觀工程傳達給大家;市府會組成跨局處審查小組,確保綠川相關商品品質。

綠川商標已運用在河岸欄杆、人孔蓋上,線條簡潔細緻贏得稱讚;「綠川紅包」在「水利大台中」臉書專頁曝光後,詢問度大增,但目前是抽獎品,只送不賣。


開業90年的糕餅老店「一福堂」推出綠川糕餅,以黃色綠豆糕搭配綠色抹茶糕,分別印上「綠」、「川」二字,農曆年後上市。
80多年歷史的「陳雕刻處」以手工一刀刀雕刻出綠川商標餅模,雕刻師父說,手工雕刻表現出線條轉折的曲線與角度,印在糕餅上更細緻突出。經營79年的幸發亭蜜豆冰,則把綠川商標印在碗底。
還有設計團隊以綠川河水、淤泥為素材,開發出綠川墨水,設計者謝弘國說,這款礦物墨水如同其名,墨色隨時間變為淡淡綠色。也有製酒公司以綠川周邊的百草街為靈感,釀造出帶花草香氣的綠川啤酒。


嶺東科大視覺傳達系助理教授許哲瑜說,以河川作為註冊商標國內還是頭一遭,台中在日據時期稱為「小京都」,期盼綠川品牌除了復刻日式風情,也能融入近年發展的東南亞文化。弘光科大文創系副教授王靜儀說,綠川不是台中地標,以此打造城市品牌,效果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