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與愛立信專利之戰 互訟侵權互送傳票
繼4月1日愛立信起訴中興通訊在英國、德國、義大利對其專利侵權之後,中興通訊進行了反擊。這也是中國通訊企業首次就4G核心專利技術對西方企業提起訴訟。
中興組建專門團隊應對訴訟
4月1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移動網路設備廠商愛立信在英國、義大利和德國對中興通訊提起訴訟,指控後者侵權愛立信的技術專利權。
愛立信首席知識產權官卡希姆·阿法拉赫(Kasim Alfalahi)稱,中興通訊侵犯了愛立信與第二代和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有關的專利權。他表示,多年以來,中興通訊一直在侵犯愛立信基於GSM和WCDMA的專利權。
愛立信除要求賠償外,還計劃請求英國、義大利與德國的法庭要求中興停止銷售侵權手機,愛立信同時計劃請求德國法庭讓中興通訊停止銷售某些網路基礎設施。
面對愛立信的攻勢,4月10日,中興正式在中國區提起對愛立信的專利訴訟,中興通訊要求愛立信(中國)停止侵權行為,並向中興通訊支付賠償金,但具體金額不詳,為此,中興組建了專門的應對訴訟團隊。
明為訴專利,實為爭市場
為什麼中興和愛立信會互告對方專利侵權?昨天中興的推介會上,一位業內人士道破天機:“說白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通信企業都比較規範了,大家的技術標準也差不多,多數設備商之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訴對方侵權,都能找出不少的‘證據’來。”
他說,愛立信起訴中興,不是為了什麼專利被侵權,而是一種競爭策略,希望能用訴訟來拖住中興在國際上的發展腳步。“之前中興在國際上接了幾個大單,搶佔了愛立信的地盤。愛立信這回是真的急了。”
近些年,以中興、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通信設備企業與歐美老牌設備廠商,在後者的傳統領地展開了正面競爭。像中興和華為“蠶食”了不少愛立信的市場,尤其是在歐洲。
中興通訊GSM & UMTS產品線總經理張建國說:“兩家企業市場地位的不斷變化造成了今天這樣的結果。”他說,中興目前在歐洲的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比利時、德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家開始了系統設備的商用,還有10個國家正式進行產品交付。“這讓愛立信受到一定壓力”。
根據財報,中興歐美地區收入同比增長50%,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升至21%,首次成為中興通訊海外收入比重最大的區域。愛立信此次發起訴訟的地方英國、義大利、德國,恰恰是中興在歐洲銷量最大的幾個地區。在歐美大部分國家,企業專利訴訟一旦立案,被訴方的相關產品在訴訟期間不得出售。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將專利戰作為競爭手段之一,專利戰成了商業戰的重要方式。
新聞樓外樓
摩托羅拉與華為握手言和
無獨有偶,摩托羅拉和華為也剛剛結束了彼此間的專利訴訟戰爭,雙方宣佈已就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摩托羅拉撤回其針對華為的指控,華為也已經同意撤回其在芝加哥聯幫地區法院對於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西門子的訴訟。同時摩托羅拉向華為支付轉讓費。業內人士分析,中興和愛立信之間專利戰的最佳結局,應該也是和解為主。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今後應該學會打專利競爭這張牌。不僅僅是在技術領域、產品領域、市場領域學會競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議價籌碼,也需要在知識產權領域、政治領域等領域學會競爭。
(責任編輯:殷俊紅)